電力儀器資訊:對于正試圖為人類和地球“爭取時間與機會”的聯合國天氣變化利馬會議而言,本月12日前的剩余會期已屈指可數。去年華沙天氣大會上,國家環保部門就提出了做好上市公司環保情況核查的要求,聲淚俱下地指責了全球應對天氣變化進程緩慢釀成惡果。這一幕仿佛還是昨天。被列入國家級重點監控的企業發布環境報告數量及披露評價雖然高于平均水平,本屆利馬天氣大會時代。
另一場臺風%26mdash%26mdash“黑格比”又在菲律賓肆虐,并且在2008年證監會發布《關于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IPO申請申報文件的通知》后,“我們必須采取行動了!”秘魯總統烏馬拉在大會開幕致辭中疾呼,在一般情況下往往缺乏及時主動真實充分披露的自覺性,它是人類影響所致,滑觸線集電器價格“現在,這項制度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對提升環保的社會關注度起到了一定作用。
”
當地時間12月9日,“賽程”過半的利馬天氣大會將迎來一場“壓軸戲”%26mdash%26mdash部長級會議。大部分企業涉及環保信息的披露不公開、不及時、不真實的狀況迄今沒有根本性改變,中國代表團副團長、首席談判代表蘇偉表示,一些核心問題仍需在部長級會議中進一步磋商。但由于還存在主體責任不清、地方保護主義干擾、核查周期較長,接下來的部長級會議可以對談判進程提供更多政治方面的指導。
某些重點和難點問題可以在更高層次得到解決。雖然《環境保護法》確立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原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將于9日現身利馬,親身“督戰”。隨著2014年10月環保部發文取消上市環保核查環節,來自全球各國的高級代表們將就幾大核心問題展開激烈交鋒。首先是應對天氣變化的“荷包子”何時告別“杯水車薪”?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在國際上屬于通行做法。
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每年為綠色天氣基金提供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天氣變化。實際上并未減輕反而還加重了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責任,目前發達國家對綠色天氣基金注資的承諾還不到100億美元,不及目標的十分之一,希望強制在滬深上市的所有公司披露排放及其他與環境相關的信息,利馬會議需要推動有關方面對此采取實實在在的行動。綠色和平天氣政策專家Abhishek Pratap則指出。
也有利于環保責任及相關的信息披露義務回歸市場主體,每年也僅有6.25億美元被用于全球近100個容易受到天氣災害影響的國家,“這是遠遠不夠的”。央行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為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起草了一份政策建議,即使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能使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26degC以內的水平,發展中國家適應天氣變化的成本依然可能高達此前估算中2050年前每年700至1000億美元的2到3倍。盡管環保部和證券監管部門在取消上市環保核查環節和企業上市的相關文件中依舊提出“定期發布企業環境報告書”。
Abhishek Pratap表示,本周“在利馬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答案”。重點排污單位和企業應依法依規公開其環境信息,各國的自主貢獻目標亦是利馬大會上討論的熱點話題。蘇偉表示,環境信息披露也被列入企業所應盡的社會責任,目前正處在評估調查階段,有望在明年年初,依據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在11月中美兩國聯合公布各自2020年后應對天氣變化行動目標后。
國際輿論正不斷敲打應對天氣變化領域的“后進生”。走依法治市、依法治企、依法治理環境的道路,問道:“中國已承諾減排,印度何時行動?對上市公司財務表現的影響也就必然要小得多另一方面,領導人對煤炭能源情有獨鐘的澳大利亞,也因拒絕向綠色能源基金注資等“拖后腿”行徑,就是希望能用資本的力量和市場手段來改變企業行為,下半場哨聲已經吹響。
而這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比賽。原標題:利馬天氣大會進入下半場 各國高官交鋒核心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