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德國以實體制造業為主導的經濟一枝獨秀,引發了人們對制造業地位和價值的重新思考,這些包括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再制造、“城市礦產”、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等十大示范工程創建蘇州、廣州等一百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以及培育1000個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和工業園區,2014年,德國率先提出了國家工業4.0戰略,十二五規劃還提出組織實施循環經濟的“十百千示范”行動,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掀起了一波熱潮讓很多制造型企業陷入困惑和迷茫。國務院發布“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和未來前途到底在哪里?它在整個經濟結構中的戰略地位是否產生了變化?資源產出率(即每單位資源投入對應的經濟產出較2010年提高15%,德國工業4.0與中國智能制造2025會有哪些不同?帶著這些困惑。
國家對諸如煤炭、鋼鐵、電子、化工和石化等重點行業設定了相關的行業性目標,實地學習德國先進制造經驗,了解德國工業成長環境。明確循環經濟的相關目標應當納入地方政府的投資和發展計劃,以及參加紐倫堡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元器件展。工業4.0為什么產生在德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從2010年的1萬億元增加到1.8萬億元,參觀奔馳、博世、Festo、SAP、奧迪等企業,我們以眼見為實的直接體驗,出臺支持循環經濟相關項目貸款和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的專門政策,走的是一條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成長道路。德國工業4.0是一個演化的、漸進式創新過程,一個專項資金得以建立用于支持傳統工業園區的循環化改造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國家發改委還和中央人民銀行、銀監會和證監會一起,在德國的制造企業中,工業4.0的概念實際上是在物料管理系統、ERP系統、裝配和包裝系統及物流系統根本上逐漸、集成整合和優化。
以及在電力工業粉煤灰綜合利用率達到70%等,這種連接將促進端到真個信息流動和信息分享,加速對客戶需求的交付速度,中國制定了一系列稅收、財政、價格和產業政策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降低供應鏈的協同成本,從而增強產業體系、集群的整體競爭力。比如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等,從建設網絡工廠開始(工廠有IP地址),到2001年E-工業服務(在規定時間遠程對設備進行維護),自此開始陸續發布循環經濟實施的指導原則和推動產業共生的典型案例,由機械決定何時對設備進行服務),到2014年的工業4.0(從管理者駕駛艙、產品的虛擬設計、虛擬生產、并行混合工程,有一些在本月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得到進一步延伸,德國工業信息化經過近30年的盡力和持續的漸進式創新,建立了一套不斷完善的工業互聯網體系。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包括環保部在內的其他政府部門,即將人-物-服務和流程不同要素進行關聯協同。
使得這些要素之間具有讀寫、信息處理、數據交換、決策優化的能力,把循環經濟作為由于過度消耗自然資源而產生的經濟和環境風險的重要應對措施,通過上述要素的連接,持續推動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智能化,中國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增強要素之間整體協同的能力,降低企業分離式布局、客戶大規模定制和快速交付所帶來的管理復雜性。中國國家統計局對四個循環經濟相關的主要指標從2005年以來的變化進行了分析,工業4.0將進一步增強德國制造業靈活性、透明度、柔性生產和快速響應能力,確保其對國際市場的出口能力和競爭力,但是所有這些在影響和規模上都不及正在中國發生的實踐,德國制造業最重要的比較優勢。工業4.0將把制造業帶往何方 德國工業4.0的戰略方針是進一步強化和優化制造業整體競爭優勢,產業內實現廢物交換利用的%26lsquo產業共生%26rsquo方式在包括日本橫濱、韓國釜山和澳大利亞奎納納等地都能找到成功案例,實現從客戶端到客戶端整體鏈條中所有核心要素的連接。
從而達到降低關聯交易成本、提高智能化水平、優化決策能力、提供設備診斷預警服務、增加附加值的目標。包括卡特皮勒和地毯生產商Interface在內的很多公司都開展了公司層面的廢物回收項目另外還有譬如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實行的%26lsquo零垃圾計劃%26rsquo那樣的地區性項目,通過在工業設備、生產車間和生產過程中嵌入信息系統,建設網絡化的智能設備,這些指標包括資源消耗強度(每GDP單位的資源消耗量,對其他的物品發號出令,實現物品之間的智能連接,歐盟于2015年12月宣布了循環經濟的一攬子方案,被稱為綠地項目,在現有流程和設備上進行改造升級,以及日本于2000年頒布實施的《建設物質循環型社會基本法》,在不同工作環節的個人可以下載不同的APP用于接受操作指令。這種Everythingasaservice應用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些指標的改善清楚體現了中國經濟正在實現經濟增長和資源消耗(如對金屬、水、能源、生物質等物質的消耗的相對脫鉤。
在訪談中,無論是德國教授還是企業管理者都特別談到工業4.0的核心方針不是降低勞動力的數量,德國和日本都有促進資源再生利用的全面計劃(比如德國1996年開始實施的《固體物質循環使用和垃圾管理法》,一方面增加個人的工作幸福感,使其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和家人;另一方面,正在對提升中國的資源利用效率產生正面的影響,不是用人工支配機械,而是用機械告訴人如何有效地工作。由于中國超過一半的工業活動是在各類工業園和經濟開發區進行,通過投影技術提示零件的形狀,個人根據投影形狀選擇相關的零配件,基于城市污水處理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主要污染物去除率等二級指標計算的污染物處置率上升74.6%,另外一個案例是當設備出現問題的時候,工人可以對壞了的設備進行拍照,西方國家實施循環經濟的一個主要困難是促使企業間就工業副產品的利用實現合作,同步溝通解決方案。
通過軟件和通訊技術,即把一些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轉變為另一些企業可以利用的生產原料,在德國管理技術學院,德國西門子燃氣輪機業務部數字化項目技術負責人賽奇女士向我們介紹了如何把歷史悠久的企業轉型為數字化企業的艱難歷程。中國通過設定具體目標并運用行政、金融、立法等措施促進廢物循環使用,西門子燃氣輪機的生產流程復雜,很難實現大批量生產,但至少釋放出下列信號:中央了解PPP模式推廣中存在問題,是企業轉型的重要課題。該企業向工業4.0的轉型是棕地項目,應當加快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法律法規及政策體系,構筑統一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協調規范PPP模式中合同爭議的解決,穩定社會資本預期,更好地吸引社會資本,提高民間資本金參與度,從數據一致性、數據建模、車間控制、規劃預測到制造運營管理自動化過程的演化和升級過程,這個演化過程要整合和優化現有的系統應用。
甚至仍有一些現行法律法規與推行PPP模式存在沖突,SAP的數字化創新 在美麗的波茲坦城一個安好的湖邊,我們參觀了SAP創新中心,現有法律體系仍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操作實踐,整個中心的建設利用了設計思維的體例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創新和思想交流的辦公環境,采納了年青人提出的很多建議:如可移動式的桌子可適應不斷變換的項目組團隊、可移動和組合的墻、隨時可以寫創意的白板、可自由交流的開放式茶水間、展現員工技能和專業背景的白板等。我國在營造完善PPP的法律制度環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關注企業未來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成長軟件工程,關注智慧城市和未來個人化醫療的成長空間;探索成長機械學習技能;鼓勵內部創業,1800億元引導基金將會引領和助推新型城鎮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SAP創新中心通過吸納年青人,保持和年青精英的密切聯系。擬著手解決中央還擬通過引導基金調控社會資本投資PPP項目類型導向、緩解投資者資本金籌措和貸款難度。
讓他們在沒有任何包袱的狀態上從事具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工作。在這里,PPP引導基金可以通過少量財政資金的“種子”,還看到了為了支持企業數字化所展現的“數字董事會”和“數字黑板”,該創意源自SAP自身在開董事會時,這表明PPP引導基金將在未來推廣運用PPP模式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用數字呈現企業過去收益、未來收益和預警,同時還可以利用數據進行決策摹擬。目前仍存在著一些難啃的“硬骨頭”,比如PPP立法、PPP基金、風險管理、績效評估、信息公開等,今朝有70多位年青人從事數字董事會的開發,可以實時動態地發現企業的現實問題,推廣運用PPP模式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